天才一秒记住【轻盈欢愉】地址:haomeikq.net
凌汉听到这样的话之后,赶紧地问:“小陈老师,那你说一说,到底是哪一个皇帝破坏了这么好的制度?
搞了哪一项错误的行为,导致后面的太监这么的无法无天,俺可太想听了。”
朱元璋和朱标也非常想听一听,是哪一个不肖子孙,居然敢把自己制定的太监不得识字制度破坏了。
他到现在已经是麻木到不行。
他认为自己制定的各项制度,自己辛辛苦苦撰写的皇明祖训很有用。
儿孙们一定也都会的执行。
可是听到陈寒说的,不到第四第五代的时候,不仅自己确立的太监不得干政被破坏得一干二净。
就连太监不能识字,也被破坏。
这些看上去的小事情,却因为这些小事,为后面埋下了巨大的隐患。
陈寒摸索着,拿起了边上的杯子,喝了一口水,这才说道:“破坏这一规矩的,就是永乐大帝朱棣的好圣孙朱瞻基,也就是宣宗皇帝。
而他之所以要破坏,是因为他老爹仁宗皇帝朱高炽时期的阁臣太厉害了。”
凌汉都听不懂这是什么意思,他一脸的疑惑:“厉害不是很好?能辅助自己。”
陈寒露出笑容来,“是这样就好喽。他父亲的阁臣里包括了,杨士奇、杨荣等东宫旧臣。
杨士奇当时是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。
杨荣是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。
这两個人在之后,都当了尚书。
这两个人都是仁宗皇帝的老师,又是朝中的尚书,蜚声朝野,地位尊崇,二人入阁无形中加重内阁的权力。
等传到了朱瞻基的手上的时候,内阁的权力已经很稳固,并且阁臣不是尚书就是侍郎,威望非常之高。
大量的决策都必须得要听从于内阁。
宣宗皇帝当然不忿,但还是之前的原因,他又没有朱元璋,还有他爷爷朱棣的魄力和能力。
就只能想出歪主意,那就是让太监牵制内阁大臣。”
朱元璋和朱标两个人听到这里咬牙切齿。
内阁权力加重,你就要用太监了牵制,也太没出息了,你自己是饭桶吗?
决策权在你手里,你是缺了脑袋?
陈寒继续说道,“内阁的运行流程是这样的。
内阁把自己的意见,写成一张纸条,贴在奏章上面,这叫票拟。
然后由司礼监的太监,将内阁的意见呈送给皇帝。
皇帝在意见上面批红,就是写上自己的决策,再发往内阁,内阁交由各部执行。
本来这个流程没有错,但是中间既然多了一条传递的过程,宣宗皇帝就很会利用。
为了让那些太监能够看懂票拟上面的文字,他特意在皇宫里面设置小学堂,专门地教导那些太监读书习字。
太监有了文化之后,就可以代替他去批红,由此开了一个极为恶劣的开端。
后边的皇帝个个都不那么勤奋,很多时候内阁大臣送上去的票拟,只有少数几样大事是由皇帝亲自批阅。
剩余大量的票拟,都是由司礼监的太监帮助皇帝处理。
甚至批红的还不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,因为掌印太监要陪着皇帝吃喝玩乐,批红大部分是由秉笔太监处理的。
也就是说,原本应该在皇帝手上的决策权,在一定程度上面,居然被太监给分掉了。
如此一来内阁大臣就很被动了,因为他们呈上去的票拟,很可能到不了皇帝手上。而且如果太监要整你的话,你也没办法。比如太监就不把你的票拟呈上去,你能怎么样?
为此很多时候,内阁大臣必须巴结着太监,才能完成政务。
宣宗皇帝看到内阁大臣们不像之前那样嚣张跋扈,不敢抵抗,还以为权力回到了自己的手上。
内阁大臣们只能谨小慎微,因为你都不知道这帮太监能干出啥事来。
就因为那些太监们可以帮助皇帝做出决策,甚至有时候这种决策完全出自于太监自己,内阁大学士无法掌控太监,有的时候就必须得做出灵活的变动,比如和太监们商量着来执行一件事。
由此那些太监反而拥有了很大的权威,致使太监们从幕后粉墨登场,开始耀武扬威。
这些太监原本就是心理阴暗之徒,一旦掌握了如此重要的权力,可以把将他们鄙夷得如同碎渣一样的文官踩在脚底下,那种反弹会比任何正常人都要剧烈。
后面的皇帝尝到甜头之后,甚至在内廷当中形成了一整套与外廷相抗衡的机构。
外廷有内阁、布政司、按察司、都司;内廷就有司礼监、东厂、西厂、锦衣卫。
外廷可以向外省派驻总督、巡抚;内廷就向外省派驻监军太监、守备太监。
由此内外开始形成权力的斗争,互相倾轧。”
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两个人听得是冷汗涔涔。
现在他们在处理一个财务赋税制度上面,就已看出,即便是六部之间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